2025年以来,歙县岔口镇深入贯彻中央及省市县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稳得住、能致富、可振兴”的目标要求,聚焦重点领域,统筹项目推进,强化资金监管,持续放大衔接资金使用效能。全镇本年已实施6个衔接资金项目,总投资1037万元,项目涵盖道路建设、水利设施、产业培育、生态治理等多个方面,为高质量推动乡村振兴注入了澎湃动能。
谋于早、落于实,以系统思维统筹项目全局
发展出题目,项目做文章。立足镇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和发展潜力,围绕“民有所需、镇有所为”的导向,健全“党委统筹、专班推进、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注重前期谋划、项目储备和要素整合的系统性与协同性,力求在有限资源中实现最优配置。
在项目筛选与立项过程中,镇村两级深入开展调研评估,坚持“项目从群众中来、建设为群众而行”,围绕“补短板、强基础、促发展”三大导向,科学申报项目库,优先安排群众反映最强烈、受益范围最广泛、发展带动性最显著的项目。6个衔接项目中,既有基础设施提升类工程,如鲍家汰机耕路建设、英富人家下挡墙建设,也有产业带动型项目,如上顶茶加工厂房,体现出衔接资金“雪中送炭”与“锦上添花”相结合的政策定位。
干在前、落在点,以实干担当推动项目落地
岔口镇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支点,紧密结合实际,确保衔接资金落到实处、发挥实效。鲍家汰村新建6.3公里机耕道路,显著改善农村交通基础条件,为群众出行及农业生产资料运输提供坚实保障,促进农业生产和流通效率提升;井潭村人家下挡墙加固工程有效消除地质安全隐患,筑牢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防线,保障农村人居环境安全稳定;慈坑水电站技术改造稳步推进,通过提升发电效率,持续增强村集体经济活力;上顶茶加工厂新建2000平方米标准化厂房,依托产业链条延伸和升级,切实拓宽周边群众就业渠道,实现了联农带农、增收致富的良性互动。各项目统筹推进、协同发力,不断夯实乡村振兴发展基础,彰显岔口镇以务实担当践行为民初心的鲜明态度。
严在常、管在精,以闭环机制保障资金安全
衔接资金是“民生钱”“发展钱”,更是“责任钱”。坚持以制度化、规范化的监督机制确保衔接资金高效安全运行,镇纪委与镇项目办紧密协作,形成职责明确、协同高效的联合监督体系。两部门共同落实资金拨付审批、项目实施进度和施工质量的全链条监管,建立“项目进展-资金拨付—质量验收”闭环管理机制,强化台账管理和动态跟踪,做到实时掌握资金流向和工程进度,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类风险隐患。定期组织联合调度和专项督查,重点聚焦资金使用合规性、施工工序标准执行以及安全生产状况,严防资金挪用、工程延期及质量不达标等问题,切实保障项目建设质量和效益同步提升。
立于本、成于民,以群众视角检验治理成效
项目建设的成效,最终由群众的满意度来衡量。岔口镇秉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切实将群众的合理诉求和现实需求贯穿于项目实施全过程。项目推进过程中,镇党委、政府密切关注群众反馈,主动深入一线,倾听群众心声,及时回应群众关切,科学调整施工方案和建设细节,确保项目建设既高效又符合民意期盼。同时,着力将项目建设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推动资金效益向改善人居环境、优化公共服务等基层治理领域拓展,做到“建一项工程,树一面旗帜,凝聚一方人心”。以扎实的工作成效赢得群众的信赖与支持,以民意引领治理创新,推动乡村振兴迈向更加协调有序、共建共享的新阶段。
(陈腾)
联华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